運弄文字雖然對我而言是個早已發生的事,但真正築構一篇完整文章卻只是這一年的事情。它的發生其實是經過高中三年看過的書籍的沉浸累積,以及過去18個歲月的沉澱。說它是個爆發或許不為過,那個時間點是我脫離了純粹的沉積,進入大學,真的是個截然不一樣的階段。

現在會覺得自己好像會寫文章,卻又好像不會。高中的時候感覺自己是真的完全不會,常常作文題目發下來我是要看個幾十分鐘的。每次段考發作文都是照成績發,我都要等個好一陣子才能拿到自己的作文考卷。至於現在怎麼突然寫的出來了,會寫這回事好像是就是抓到一個屬於自己的切入點,不知道是否該說開竅了,雖然開竅的很晚。

一開始想寫文章的原因只是想評論,我向來就是意見很不一樣、某些領域意見很多的人,所以當開始能評出比較多、比較豐富的意見的時候,我就需要有文筆來把自己的意見做個漂亮的排列組合。

寫評論文章應該是我最習慣的類型,不過還是常常失手(笑),常常自己不太滿意。最常發生的問題是句子都很漂亮,但組合在一起的功力不夠精鍊。我還在從寫詩過渡到寫文章的過程,很多東西還要越磨才能越晶亮圓潤。而且我寫文章很奇怪的一件事是心情好我就狀況好;肩膀酸痛、精神不濟的時候。整篇文章就會像喝醉的蜘蛛構出的網子,殘破不堪。

養成寫網誌習慣其實有挺多優點,寫評論文章的過程其實會反覆思考而更加深入,很多當初下筆時沒想到的東西都會一聲蹦了出來,讓評論更加完整、豐富。不過要避免的是不要為了讓自己的意見更加完整而去用虛構來填補,即使那會讓評論有更美好的形狀。

前些日子我在看李安的自傳。我很少看一個創作者深入的談自己的作品,現在剛好是看到的是電影創作者對於自己作品的看法與製作過程,會發現尤其是電影,製作過程裡真的揉合相當多的想法,但評論者至少就我而言,無法輕易看見,卻要去評論,那會讓我質疑評論的盲點與價值。幸好看到最後我稍能開朗,因為無論如何對於一個作品,在螢幕的兩頭的作者跟觀眾相互的意見都是有它自己的價值。且作者的意見想法不會是絕對的成功傳達,觀眾的意見想法也不一定切中關鍵點。那其中的價值就存在於交流過程中的去蕪存菁。所以說其實沒有意見會是完全正確的,越經過磨練篩選的意見越具有價值性。

評論跟文章的關係像是台灣海峽跟太平洋,文章包含著評論的。以評論的文章作為起足點,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往更高更廣的文學層次走去,現在看來我作為評論者似乎更適合於作家。但無論是哪一邊都好,我不想那麼刻意計算。

文字是我生活的一部份,就算真能有什麼成就,輕鬆自然就好,順著生活的軌跡,無數波光會閃落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brianelva3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